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关于兴华
兴华在行动
助力兴华
感动兴华
兴华动态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兴华在行动
屏前展书读 , 丹心照汗青
时间:2024-03-08 18:38:47 来源: 作者:陈章武 、钱小军
屏前展书读 丹心照汗青
在兴华基金会成立十二周年之际,写下三位捐赠人的故事,期炭火精神,绵延不息;人间大爱,发扬光大。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老院长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在电机系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他用当年系主任章名涛老教授的一段话勉励学生:“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为学,为人不好,为学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学为人,首先是当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就是说“为人”先于“为学”,先于“为事”。
为怎样的人?赞成一种说法,人群可以分为六类:大公无私的是圣人;公而忘私的是伟人;先公后私的是好人;有公有私的是常人;先私后公的是小人;损公肥私的是罪人。
当圣人、伟人很不容易,我们要做好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底线是做常人,决不做小人、罪人。
做好人也不容易,它很难“教”。只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潜移默化;是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耳濡目染。这里想给大家推荐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爱心团队
“三位好人”的真实故事
。期德育为先,归于C位,落于实处,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第一位是兴华基金会的倡导者、奠基人——赵家和老师。
他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开创者之一,清华金融教育的开拓者、奠基人。我们的好老师、好兄长、好同事。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是一位“清二代”,不到17岁,考上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当时人们最向往的专业,一年后因成绩优异,调到刚刚组建的无线电系,1955年成了该系第一届优秀毕业生,这是当年清华大学对优秀学生的最高奖励。毕业后留校当老师,从事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工作。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在随后发生的“文革”中,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开除出党,“文革”结束后才得以平反。但他毫无怨言,因工作需要,转行到清华大学电化教育中心,成了中国电化教育的开路先锋;后来又是服从组织安排,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任常务副院长等职务,参与开创经管学院,组建国际贸易与金融系,是学院金融教育方向的奠基人。他是清华园里为数不多公认的绝顶聪明人,一生三次改行,都因国家的需要。结果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成一行;行行都很出色。
他生活简朴,一生辛劳,直到退休也没有什么积蓄,还是退休后在国外讲学二年,用他女儿的话讲,那是十分“抠门”,连一个西瓜都舍不得吃,一美元一件毛衣,穿了好多年,才多少有了一点积累。回国后在中兴通讯公司兼职,担任财务顾问,帮助中兴通讯在香港上市,那也是自带铺盖,租住民房,省吃俭用。总共积累折合人民币约200万元。因担心钱少做不成什么事,又委托学生投资理财。总算有所增值,到2005年,有了500多万,就开始悄悄地以兴华助学的名义,请中央教育电视台协助,选定高中阶段的寒门学子,先后资助高中生近千人次,当时谁也不知道他的善举。
2009年检查身体,不幸发现已经身患癌症,赵老师虽已有千万家产,仍然是500元一片的救命药也舍不得吃,坚持爱心助学。
2011年的春天,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继续奔波,才找了即将退休的原经管学院党委书记 ,拜托他将自己一直默默坚守的爱心事业继续进行下去,并将一生积蓄1409万元托付。后来用这笔钱,奠基成立了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坚持赵老师提倡的“雪中送炭”宗旨,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寒门学子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
2012年7月22日下午5点25分,赵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晚,赵老师的遗体捐献给协和医院作医学研究,赵老师把自己捐得个干干净净,求仁得仁,了无遗憾地离开了人间。
赵老师坚持不宣传他个人,生前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让我们告诉受助的孩子们,最多也只能用“一位清华大学退休教授”的名义。
在他离开我们四年后,光明日报用“不是赵老师需要宣传,是时代需要赵家和”,才说服了赵老师的老伴吴老师,同意接受采访。光明日报用“一个等待了四年的采访”开头,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雪中炭火”赵家和——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生命之歌》的文章,引起极大社会反响。中央多位领导人作出批示,各大中央主流媒体跟进报道,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用2017年两会期间周六晚上八点的黄金时段,播出赵家和的故事。
赵老师用无言之教,告诉我们,学问应当怎样做?精益求精;为人应当怎样为?默默奉献。挣钱为什么?用到最需要最值得的地方。
更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组编的《“
炭火教授”赵家和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第二位好人是天津电力退休女工王娅。
她2019年入选中国好人榜,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20年“感动中国”候选人。一位国家电网的普通退休女工。
兴华基金会与王娅女士结缘,始于赵家和老师感人事迹的报道。光明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炭火教授赵家和捐资助学的故事,赵老师在生命即将终了的时候,将一生的积蓄捐赠给西部寒门学子,将遗体捐献协和医院作医学研究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乐于助人的王娅女士。她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和基金会取得联系,当她知道基金会为把爱心人士的每一分钱都送到寒门学子手中,运行多年却未聘请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后,就对基金会建立了初步的信任,一次捐出6000元,帮助一名寒门学子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她在邮件中告诉基金会,她虽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但仍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想到在大西北有一个孩子因为有她的帮助而能继续学业,能上大学甚至读研,真是一件使人快乐的事。王娅因助人而快乐,我们就这样从网络认识了她。
2017年的2月,基金会邀请王娅参加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赵老师故事的拍摄,请她也出镜访谈,她拒绝了。但她来到了拍摄现场,在央视拍摄棚第一次见到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见到了赵老师的老伴和女儿,她对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王娅觉得自己做得还太少,觉得自己幸亏没有答应出镜,否则这辈子要羞愧死了。由此,我们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尊敬。
随后,基金会邀请她参加大学阶段兴华助学金候选人的评审工作,她也就进一步了解了兴华助学基金会是在如何坚持两个侧重,侧重中西部院校,侧重一般院校,坚持雪中送炭,对基金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来,我们以为可以长久地携手共进爱心路,但不幸的是在2018年春天,病魔开始侵蚀王娅女士的健康,她清醒地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加快了奉献爱心的步伐。又怕没机会再亲自参加助学活动了,于是放弃了住院治疗,她再一次来到甘肃,参加大学阶段兴华助学金的评审活动。临终前,留下遗嘱,把自己唯一的房产捐给兴华助学基金会,遗体捐献作医学研究。
王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女工,就生活在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间,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心的真谛,慈善的真谛。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它就是普通人帮助普通人,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慈善的核心在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奉献。这是真正的人间大爱、真爱!人人可做,人人能做。
做好事关键在坚持,坚持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王娅女士30多年如一日,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一直不张扬,默默地奉献。做了好事,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平凡,平凡中又透露出一点伟大,奉献爱心成了自觉的行动。
她的故事由国家一级作家,作协委员周洪成写成一本书《
生如夏花
》,2019年工人出版社出版。
第三位好人是
兴华助学基金会最年长的爱心人士,真正的共产党员,一辈子人民至上的忠贞实践者,讲真话,做实事的何老,何郝炬革命老前辈。
何老原是四川省人大常委主任,1957年就是周总理任命的中管干部。在2023年的除夕前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何老离开后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没有租用殡仪馆的告别厅。兴华基金会想送一个花圈都没有地方送,直到2023年10月,我们第一次拜祭何老的墓地,就安放在成都远郊一座普通的墓园里,陪伴着他含辛茹苦的老母亲,和不幸早逝的大女儿。好人啊!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人民的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更加令人尊敬,永远值得我们深深地怀念。
何老这一辈子活得“
很精彩很值得,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何老,一名不满16岁的高中学生、热血青年,奔赴延安,走向敌后战场,参加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一位鲜活的抗日英雄,永远被人铭记。无论是在晋东南,还是在冀鲁边,与人民血肉相连,兵民一家,同仇敌忾,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才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
后又迎来了三年解放战争。何老以后勤(支前)司令部前办主任的身份,在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所里,担当了“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历史使命。后随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城,当了南京市政府城市科科长。紧接着服从组织安排,进军大西南。全国解放后,带领一群放下武器的战士和军队干部,成长为基建尖兵,建设祖国的大西南。流血又流汗,听党话,跟党走,艰苦卓绝地奋斗,在共和国的废墟上创造了奇迹,真是共和国的脊梁。
但在那荒唐的十年里,何老也受到了冲击,他曾和老伴商量,万一发生什么事,把小女儿交给司机,让她到农村去寻活命吧!而文革结束后,何老又无怨无悔,为国为民,砥砺前行。
何老一辈子的工作也是不断地调整,有的在意想之中,也有的在意料之外;有的尚能驾轻就熟,也有的竟是“磨练考验”。职务也是不断地变动,上下起伏不定。何老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大局中的一枚棋子,随时迎接新的挪动,从不懈怠,从不推诿。人民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晚年,何老和他老伴,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的老学长,一起从《光明日报》看到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捐资助学的故事,千方百计找到了兴华助学基金会,把基金会引到革命老区四川达州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同样把一生的积蓄捐赠,至今不肯宣传。
何老自己说:“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干部,这辈子很精彩很值得,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古人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何老一辈子,做到了三个“对得起”,终之斯难,永远是我们的人生楷模。
何老生命的最后二十年,还给我们留下了三部四册回忆录。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
霜天晓月
》上下册;2012年出版了《
故人故事
》;2022年,何老百岁出版了《
行者春秋
》。真实不虚,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是兴华基金会爱心团队的三位杰出代表。
一位是仁爱无言,大爱无疆的炭火教授;一位是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的普通女工;一位是霜晨晓月,披荆斩棘的革命前辈。
屏前展书读,丹心照汗青。在基金会成立十二周年之际,真诚推送,期炭火精神,绵延不息;人间大爱,发扬光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早日实现。
【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屏前展书读 , 丹心照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
一种大爱,为梦想传递(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Powered by
EmpireCMS
7.5
© 2012-2023
xhjj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