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兴华在行动

坚持雪中送炭,助力扶贫攻坚。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参与扶贫攻坚纪实

时间:2019-06-19 22:32:58  来源:  作者:白瑞刚


坚持雪中送炭,助力扶贫攻坚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

 

                                      2019.5.27

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缘起于清华大学一名退休教授——赵家和教授,他用毕生积蓄倡导和发起。赵家和教授生活简朴,一生辛劳。临终前将一生积蓄1409万元,都交给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原党委书记陈章武教授,倡导和推动成立了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帮助寒门学子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基金会成立不久后的2012年7月22日,赵教授不幸去世,享年78岁,当晚将其遗体捐赠北京协和医院供医学研究。他把自己捐得个干干净净,求仁得仁,了无遗憾的离开了人间。




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成立以后,秉承厚德载物、大爱无疆的理念,延续清华爱国奉献的传统血脉,坚持雪中送炭的宗旨,成立理事会,设立监事,组建党组织,健全基金会章程,建立基金会资金管理、运作程序、受助学生认定办法、助学金发放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甘肃省民政厅和团省委的帮助关心指导下,近年来基金会在社会公益事业和参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2016年7月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雪中炭火赵家和”为标题,连续五天深度报道了赵家和教授捐资助学成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的感人事迹,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民日报在16年教师节头版以“ 蜡炬成灰光愈灿”为题,并配快评:“只求天下利,不求万世名”;中国教育报也在同年教师节头版头条刊登:炭火燃尽照后生的文章。国内各大主流平面和网络媒体纷纷转载。2017年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和朗读者栏目第四期,分别播出赵家和教授大爱无疆的动人事迹,在社会上再次引起极大反响。目前数以万计的社会爱心人士默默参与兴华助学活动,上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下有天真无暇的学童,全部是自愿捐赠,捐赠者名单是兴华基金会的秘密。

目前,兴华基金会与甘肃、青海、四川等三省七市十二个贫困县区的18所优秀中学签订了捐资助学协议书,受助中学10所在县城,8所在乡镇。基金会爱心团队坚持兴华助学活动“三到”准则:钱到、人到、心到。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在祁连山麓丘陵荒漠,在大巴深山峭谷陡坡,跋涉的行程超4.5万余公里,先后召开249场学生、老师、家长互动座谈会,参与人数超过20000人次,走访了302户贫困学生家庭,累计资助高中生4374名,其中3125名已经完成高中学业,约80%进入高等院校学习,1860名正在被资助。2017年夏天开始,已有191名在校大学生获得资助。到上月底,共向寒门学子发放助学金超过2249万余元。基金会运作高度透明,给每一位捐赠超过2千元的爱心人士交待清楚,爱心款是用在哪所中学的哪位寒门学子身上,并且这位学子每学期都会给资助人写学习、生活、思想汇报信,这些年来,基金会使用的管理费一直保持实际发放善款的1%左右,现在基金会保有的资产超过2千万元。





在基金会成立之初,基金会管理团队曾向赵家和老师当面作了三层意义上的承诺:第一层是保证做到将赵老师委托的每一分爱心捐款用到寒门学子身上; 第二层是努力做到在保障基金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保住本金; 第三层是争取做到在基金会有所发展的前提下,本金也能有所增长。 用“保证”、“努力”、“争取”三个不同的动词来区分三个层次的承诺,目前基金会已经基本实现在第三层意义上的承诺。







最近,我们的爱心队伍中又出现了一位今年第一期中国好人榜首、平民英雄、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公司退休女工王娅女士。王娅于2019年2月16日病逝,她和赵家和教授一样,把自己的毕生积蓄和房产全部捐赠给了兴华助学,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王娅捐资助学的事迹又进行了深度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8年11月27号,继“炭火教授赵家和”之后,光明日报在头版以《生命如此绚烂》为标题,刊发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爱心人士、天津退休女工王娅助学的故事,事迹感动中国,成为中国人最暖的样子。12月14日,新华社以“生命进入倒计时,她这样选择”为题、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癌症患者王娅:生如夏花,笑对死亡”为题,深度报道了王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出了最暖的样子,最平凡的人却做着最不平凡的事,最近5个月,央视新闻联播和新闻节目已经5次播出王娅的故事。2019年5月24日在全国总工会会见厅组织了向中国好人王娅学习座谈会,暨《生如夏花》报告文学发行仪式,新书进全国职工书屋。







习主席明确: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贫困历来都被视为人类社会的重大挑战,贫困问题的解决不仅是政府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在精准扶贫上,习主席要求三件事要做实,其中一件事就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我们兴华基金会主要是参与精准扶贫的教育扶贫,面向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在教育扶贫方面做了一点工作。

近年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在脱贫攻坚中注重发挥了四个方面的一点作用:







发挥精准对接的作用。我们一边联系政府、贫困群众,一边对接市场、社会爱心力量,在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自基金会成立,已经七个年多了,这七年,我们见证了赵家和教授对自己的抠门,更见证了他的高尚与大爱。他在与死神抗争期间,面对生死抉择,舍不得用进口药,在美国讲学期间甚至舍不得买一个西瓜,而他却把自己一生的积蓄1500万元用于成立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用于帮助寒门学子。我们还见证了更多像王娅一样普普通通的人,用自己的善行义举感动着中国,有一位90多岁清华校友,在报纸上看到赵家和教授的事迹,想方设法联系我们,把自己一生的积蓄二百余万元捐赠给基金会。太多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这些凡人善举,润物细无声,滋润着干涸土地的春苗,他们和赵家和教授一样,在奉献燃烧着自己,点亮了希望。





发挥扶贫资源整合的作用。社会组织人才济济,有大量资源可以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近年来,社会各界爱心团体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为平台,有为孩子们送钱送书、有送知识送方法、有送健康、有组织孩子们到北京深圳开拓视野。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组织企业8万名员工,每年给我们基金会捐资300万元,还组织贫困学生到深圳、西安开展筑梦夏令营、冬令营,参观中兴、腾讯、长庆油田、等一流的企业和机构,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开拓眼界;中兴通讯公司2018年中遭受外界严重打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度窒息,在这样极度艰难的时期,中兴通讯一诺千金,克服困难,重新出发,竭尽全力帮助寒门学子,仍如期捐资,每年300万元,弥足珍贵。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观看了朗读者节目的录制,深受感动,特邀请受兴华基金会资助的孩子代表免费参观故宫,并亲自担任讲解,这是外国元首来华访问才可能有的待遇,孩子们回到学校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山区的孩子,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党和国家、社会的关爱,看到了希望。普瑞眼科集团组织多地医护人员和设备到兴华基金会资助的中学,共为14896名师生进行了免费眼科检查,为7703人免费验光配镜,已经为18名孩子免费在兰州进行了眼科手术。清华启迪清洁能源集团派出多名代表,参加了兴华助学基金会组织的助学活动,启迪清洁能源高级副总裁杜瑛卓“以通往清华之路”为题,为大巴山区5000名学生做了三场报告,为孩子们打开智慧之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的教师、学生,还有杨绛先、钱钟书生成立的好读书协会等到兴华助学点利用假期为孩子们传授学习方法并送去大量的图书,鼓励山区的孩子励志成才。北京好未来教育集团把优质教育资源在深山落地。













发挥补充社会再分配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绩举世瞩目,农村面貌迅速改变,贫困人口极速下降,但还存在不平衡。现代公益慈善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在市场初次分配和政府再分配之后,依靠道德和慈善力量进行第三次分配,更加的温馨,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扶贫攻坚战中能成为有益的补充。在几年的助学实践中,我们感到,现在不乏有一定实力,但更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家,和千千万万普通的爱心人士,有自发地为国分忧、为民解困的情怀,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社会组织必须积极搭建平台、发挥畅通渠道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社会组织搭建一个让人放心,值得托付的平台。

像王娅女士这样的好人,为什么能够如此信任兴华助学基金会?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宗旨,坚持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热闹的地方都不去,默默地奉献;二是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做法,坚持把做好放在第一位,把爱心送到最需要最值得人的手中,坚持在谨慎的基础上适当做大,把好事做到实处;三是兴华助学基金会坚持“钱到、人到、心到”的助学行动准则,钱要到、人要到,心更要到,把有限的物质帮助发挥更大的精神力量;正是基金会的这些基本做法符合王娅们的心意,获得了王娅们的充分信任。

王娅女士动人的爱心故事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王娅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女工,就生活在千千万万普通人中间,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心的真谛,慈善的真谛。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不是富豪们酒饱饭足后的施舍,更不是伤天害理的罪人,在犯罪后的心理救赎,它就是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相互之间的关爱,核心在于奉献,不去追求回报。这是真正的人间大爱,真爱。人人可做,人人能做。

做好事关键在坚持,坚持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王娅女士30多年如一日,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一直不张扬,默默地奉献。做了好事,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平凡,平凡中又透露出一点伟大,奉献爱心成了自觉的行动。

只要把好事实实在在地做好,是可以感动千千万万个王娅们来参与爱心活动。














发挥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作用。在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拓宽致富路径、扶贫先扶志,提升自我脱贫能力等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一位90岁高龄的清华老校友,作为爱心人士,一起走在兴华助学的路上。学生在与爱心人士的互动座谈中,深刻地理解了厚德载物,大爱无疆的理念;增强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着眼于未来的信念。爱心交流不仅给了寒门学子带来温暖和关怀,赵家和老教授、九十岁清华耄耋老校友、普通退休女工王娅女士等典型人物的示范,也深深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近年来清华大学的校友和广大爱心人士一道深入山区学生家庭访问,组织召开过249场互动座谈,深入交流,还请心理学专家及时心理疏导,我们每到山区的学校,还组织专家开展互联网、金融、电商、通信、眼保健等科普讲座,还组织全国最顶尖的教育机构“好未来教育集团”,通过远程教育,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大山里的中学,让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这些做法都深受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一致欢迎。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是坚持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兴华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的七多年时间里,始终坚持雪中送炭宗旨,坚持按照标准和程序公开遴选家庭贫困的上进学生作为资助对象,资助对象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贫困学生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坚持让他们在学校安心地生活、愉快地学习,坚持与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让每个寒门学子能够体会到党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二是坚持严格自律,不负爱心重托。基金会已经初步汇聚了一支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爱心队伍。他们有共同的理念,无私无怨奉献,把社会公益慈善工作当成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从而保证了基金会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运作成本,最大限度地确保捐赠善款都能送到家境贫困的学生手中,七年多来,基金会每年日常行政管理和办公费用支出不到基金会当年实际使用善款的1%。每年实际使用善款占基金会头年末总资产的20%以上,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主动找到我们,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帮助甘肃的贫困孩子。我们目前收到的爱心捐款绝大多数来自一二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三是坚持公开透明,不忘公益初心。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自觉接受甘肃省民政厅等各级组织的检查监督,对检查和财务审计情况及时在理事会、监事中进行通报。基金会开展的资助项目和各项工作都会通过基金会网站向全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是坚持重在做好,深化助学效果。在做大做强做好关系把握上,我们坚持把做好放在第一位;把经济帮助和心灵激励相结合,并逐步引向价值塑造,在钱到的基础上做到人到心到,关键在心到,通过多种渠道增进和孩子们的思想交流,引导树立正确的人数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几年来,从受助孩子们的来信中,已经看到十分可喜的苗头。我们还请独立第三方定期对基金会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定期召开捐资助学经验交流会等方法及时查找问题、改进工作。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支以清华大学校友为主体的爱心队伍,并也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各种方式来参与爱心活动,确保兴华基金会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五是坚持党的领导,助人筑梦铸人。理事会核心成员全部都是中共党员,基金会成立之初就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组建党支部,报主管机关批准。基金会重大决策都由党支部先行研究,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坚持雪中送炭的宗旨,坚持“钱到、人到、心到”的助学行动准则,坚持把做好放在首位。扶贫、扶智、扶志,助人、筑梦、铸人。

由于我们基金会一直坚持把做好放在首位,一直在尽最大努力把基金会建成一个爱心人士可以放心托付的平台,规模一直控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因此,我们的规模不可能太大,但社会有这方面的强力需求。在政府各级部门,尤其在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愿意努力前行,将兴华基金会率先建成一个在中国爱心人士最放心、最纯洁,受助学生最欢迎、最受益的微小慈善机构,并期盼这样的微小慈善机构能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我们只是其中一朵小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屏前展书读 , 丹心照汗青
屏前展书读 , 丹心照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
一种大爱,为梦想传递(图文)
一种大爱,为梦想传递(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炭火”生生不息(图文)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