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学生高xx
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夺取最终胜利的鼓舞和肯定。然而多年后的今天,也有这么一位老人,他用他的心中之火燎亮了川、甘、青三省七市十二个贫困县区的17所中学。今天,这团火熊熊燃烧,并且越来越盛,而老人却悄然“燃”尽了自己!他的代称是“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他在清华园默默工作一辈子,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他就是赵家和。赵家和教授一生服务清华、爱国敬业,一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从2006年就开始用兴华助学的名义,默默地资助高中阶段的寒门学子。2009年,得知得了癌症,他决定将一生积蓄全部捐赠给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弥留之际,将1409万元委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原党委书记陈章武教授在甘肃成立兴华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不久,赵家和教授于2012年7月22日去世,享年78岁,当晚将其遗体捐赠北京协和医院供医学研究。去世后,他的家人,一直保留着他房间的原样,衣柜里,8件领口和袖口,都已经磨得有点起毛的衬衣,以及4件西服,这就是他的全部行头。“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我想这是对赵爷爷一生最完美的赞赏。
我第一次结识“兴华”是在我高三的时候,兴华基金会秘书长白瑞刚叔叔和基金会其他人士来到我的母校古浪一中进行访谈和资助,他们给我们介绍了赵家和爷爷的感人事迹,我深刻的记得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都被深深得打动了。高三是我最艰难的一段时期,生活费、资料费等等各种费用使我几乎快要辍学,幸好有兴华基金会的及时帮助,我才得以完成我的高中学业。
我自幼在古浪县的贫困山村长大,小时候的乐趣就是拿着小铁铲去挖泥土、打弹弓、抓石子、打沙包。每当放学这些便变成了我们全部的乐趣。什么兴趣班,舞蹈班,钢琴,吉他……那时候我们对这些是没有概念的。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英语,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所以数学和英语是同一个老师上课。我们的校园没有操场,也没有任何的体育器材,学习环境的艰苦可想而知。就这样我以还不错的成绩到了初中,初中的学习环境和小学的差不多,英语老师也是业余的老师,因此我们班出现了集体英语差的现象。初中虽然有操场,但是是那种凹凸不平的土地操场。可我们并没有因为学习条件的艰苦而放弃学习,反而有好多同学更加努力,更加刻苦,为的就是将来能走出这落后的大山。我的父亲从我小学开始就患有心脏病,丧失了劳动力,只能一直通过服药来控制治疗。家里的许多家务活包括田地里的在内都由母亲和姐姐们来料理(姐姐早已辍学了)。父亲得吃药,我得要上学,家中经济负担特别大,我上小学背的书包都是由母亲用碎花布一块一块拼缝的。家人时刻教导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不用过这么苦的生活,我也听话懂事,一直努力学习。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到了初三的时候我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噩耗,母亲患了癌症,这无疑是对我们家庭最大的打击,我们四处借钱为母亲做了许多次的化疗放疗,但最终还是没能够延续她的生命,我成了单亲家庭,但我并没有被打倒,因为我知道我是个男子汉。话说男儿当自强,所以我更加努力学习,中考时考上了县城里最好的中学——古浪一中。在高中期间,由于我做事认真负责被班主任直接提名为班长,一干就是三年,期间还被年纪主任提名为学生会副主席。或许有读者会问我,这样的家庭我未成熟的心有没有自卑过?说真的,有过。但只是在心里有,我从未说出过口,也从未表现在脸上。我很看好一句话:“你不坚强,没人替你坚强!”不错,就是这样,我将悲伤化为动力,秉着走出大山的信念度过了高一高二。又不幸的是高三时,我迎来了人生第二个噩耗,我的父亲患了肺癌,我顿时感觉天都塌了下来,当然后果也是不尽人意,我成了孤儿。就在我最艰难的时期,是兴华基金会雪中送炭帮助了我,而这不仅仅只是金钱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若没有兴华的帮助我是上不了大学的。自此我便与兴华结缘,成为兴华的一员。 现在我在兰州交通大学读大二年级,期间一直在受兴华的资助,而我也在时刻关注着基金会的动态。如果说赵家和教授是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兴华基金会则是被这星星之火点燃后的一团熊火。兴华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秉承厚德载物、大爱无疆的理念,延续清华爱国奉献的传统血脉,坚持雪中送炭的宗旨,在国家贫困地区挑选优秀中学,在贫寒家庭中挑选上进学生进行资助。基金会在理事会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资金运转良好,在保留原有赵爷爷的“火种”的基础上,已经向寒门学子发放助学金2062.8万元。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在基金会已有一万多人参与捐助,而基金会良性运转的背后当然离不开每一位爱心人士的努力。在大雪封山的西北,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在祁连山脉的丘陵荒漠,七十高龄的陈章武教授带领兴华团队没有停止过他们资助贫苦学子的步伐,到现在他们的行程已超过四万公里。基金会也经常会收到匿名人士的捐款,我相信他们是不求回报的,为的只是传递爱心,传递人间正能量。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阿姨,自己患有胰腺癌还将自己的积蓄捐给基金会……兴华的种种事迹感染着我,鼓励着我,也鼓励着所有的兴华学子。 从前的我总是渴望、向往着大学生活,到了大学后发现大学也不是那么好混过去的,大学里的我们还是要有理想和追求的,要不然就会一天又一天的在安逸的时光里沉沦和堕落。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和人渣的地方,为了不成为人渣,所以就得努力着让自己成为人才,努力着去适应着这个社会。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能够努力着改变自己,让自己不会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创造那属于自己的完美生活。在大学里你会有太多的业余时间让你去度过。所以很多的人就开始找事让自己做,使自己充实起来。但那只是少数的一部分人而已,更多的一部分人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工作的。原北大校长王恩哥告诫学生在大学要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在过去的大一学年里我觉得我做到了,我没有荒废自己的课余时间,有空我就去图书馆自习,疲乏了我就去体育场锻炼,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同时在兴华的感召下我认真学习,大一时取得了还算中肯的成绩,但成功的背后我不得不感谢兴华的一路相伴。 2014年初,中央把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确立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六大机制之一。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要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由此开始打响。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问题的解决不仅是政府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兴华助学基金会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也很好的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参与精准扶贫的教育扶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组合,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着眼未来,给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贫困学子带来了光亮,给予了希望。在此也感谢中兴通讯集团,基金会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就是由中兴公益提供的。脱贫攻坚战也真正做到了全社会的参与。 爱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歌曲《爱的奉献》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组织,每个团体,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心中有爱,人间便温暖。赵家和爷爷是我们每个人的楷模,兴华基金会是我们每个团体的榜样。我相信中国还有许多像赵爷爷和兴华基金会一样的人和组织,当所有人都行动起来,爱就会汇聚成一条大江,形成一片汪洋。这便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明,而这种精神和文明正需要我们去传播和发扬。每个人的爱心都是一点星火,若愿燃烧,便可燎亮无家可归的孩子的心,便可燎亮孤苦无依的老人的心,便可燎亮被贫困而阻碍的求学心,便可燎亮整个社会,燎亮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