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关于兴华
兴华在行动
助力兴华
感动兴华
兴华动态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兴华动态
师者如皓月,大爱永流传
时间:2020-04-01 18:48:52 来源:白瑞刚 作者:白瑞刚
赵家和教授奠基创立的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自2012年2月16日成立,至今已经第九个年头了,我也以志愿者的身份担任基金会的秘书长至今,经历了基金会从发起到报批到运作至今的整个过程。
基金会缘起于赵家和教授的教育情怀,筹建于老教授的生命到计时刻,成长发展于以陈章武教授为代表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们的一份信念、一份坚守、一份赤诚担当,和历经千辛万苦,对赵家和教授临终托付的一诺千金的痴心不改。
两位老教授用自己的无言善举,在助学路上,辛勤播撒爱的种子,造福桑梓,助学、筑梦、铸人。把清华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奉献的精神,传遍大山、传遍四方。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2010年从部队退役,告别了27年的军旅生涯,自主择业,在陈章武教授的学生李俊先生创立的兰州友信置业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11年5月21日,是一个星期六,李俊董事长找我,对我说:“我的老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党委书记陈章武教授受赵家和教授之托付,准备在甘肃筹备成立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近几天他已经在甘肃平凉、庆阳完成了初步考察,昨天来到兰州,你来见见陈章武教授,并帮助他做一些基金会成立前期的报批工作”。
21日下午,我和李俊看到一辆满是泥泞的桑塔纳轿车朝我们驶来,从车上下来一位头发花白、风尘仆仆的长者,手里提着一只旧拉杆箱,第一眼,就让我感受到了陈章武教授为助学探路,一路考察的艰辛。虽然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奔袭,但陈章武教授见了我们,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倦意,目光炯炯有神,他面带微笑,热情地和我握手,相互介绍,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共同结下了与“兴华”的不解之缘。
陈章武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已经处于癌症晚期的赵家和教授的身体状况和在甘肃成立助学基金会的设想。让我知道了已经是癌症晚期的赵家和教授,想把自己未尽的事业和心愿托付给陈章武教授,能够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上学,把助学的事业延续下去。我当时虽然和赵家和教授没有见过面,但依我在部队担任过团政治委员和党委书记的经历,我第一感觉,这位退休多年的老教授能够把自己毕生的积蓄托付给曾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的陈章武教授,是对党的信任;这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奠基人之一,退休的常务副院长,能够把自己未了的心愿托付给自己曾经一起工作时的同事,更是对陈章武教授为人的充分信任。赵家和教授捐赠自己的毕生积蓄时,只是规定了钱的用途,再没有提出任何附加的条件,也不允许自己的家人今后在基金会担任任何职务,说明赵家和教授做善事只管付出、不求回报,这种大爱,是真正的公益精神和慈善。
由于这么大的一笔资金赠与个人,要依法缴税,为了能够保全赵家和教授委托的这笔助学金,中国农业大学的副教授葛敏律师建议:“成立一个基金会,再将赵老师的资产直接捐赠给基金会,这样就可以保住赵家和教授的善款不流失”。
陈章武教授建议:基金会以赵家和教授名字命名为“家和”,赵家和教授说:“基金会的名称还是叫兴华助学基金会,兴华、兴华,振兴中华”。这让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震撼,感受到一位清华大学老教授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赵家和教授奉献社会、关爱未来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我的内心由衷地产生了对赵家和教授的敬意!看到赵家和教授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也让我意识到基金会的筹备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不容耽误一天。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的申请注册登记工作就此展开了。我们在陈章武教授的领导下,所有参与基金会筹组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心愿:就是,与死神赛跑,争取让赵家和教授能够在有生之年亲自看到基金会的成立。
当时国内《慈善法》还没有出台,国内有的基金会由于自身管理不善出了一些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对于基金会的审批非常的谨慎,把关非常严格。这也让我当时在跑报批手续时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注册登记报批工作不能快速推进,甚至一度停顿,我内心也很焦急。为了尽快解决一些棘手问题,陈章武教授多次来到甘肃亲自做工作,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做的事情都做了。该受的遭遇也都受了。我当时想,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为了帮助寒门学子上学,真的能够放下身段,也是拼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多甘肃清华校友和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所有的困难最后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在大家的期盼下,2012年2月16日,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暨成立会终于成功在兰州召开。会上,陈章武教授介绍了基金会的缘起和前期工作。陈章武教授首先介绍基金会资金捐赠人赵教授六十余载、服务清华,一生辛劳、生活简朴的感人事迹。对资金的来源,赵教授所捐资金的前期委托管理和运作,理事会理事、监事组成提名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基金会成立的宗旨、目标,和已经开展的五所中学的捐资助学活动和效果进行了说明;对基金会申报审批的筹备情况进行了汇报。
会议审议和表决通过了《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章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标志”,表决产生了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陈章武、常务副理事长李俊、副理事长马红富、秘书长白瑞刚。
会议最后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连辑同志讲话。冯健身主席、连辑部长、当即表示带头每人为基金会捐资2000元。连部长最后说“每个人哪怕是捐一分钱、一毛钱,让兴华基金资本金的数额越来越大,形成更大效应,更加健康的发展,我们希望来自于清华的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能够像它的标志一样,长成参天大树,树上长满了爱心。”
大家翘首以盼的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终于成立了。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赵家和教授打来电话又送来了殷殷的嘱托和祝福。陈章武理事长在理事会上对基金会成立以后的运作和管理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借鉴国内外慈善基金会管理经验,尽快制定基金会议事规则和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资金募集和使用制度,资金增值和保值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基金会党组织,在团省委的领导下成立基金会党支部,党支部书记为陈章武,支部委员为李俊、白瑞刚。三是强调依法管理。基金会聘任两名法律顾问,分别为清华大学金勇军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葛敏副教授。明确基金会成立以后,按法律程序尽快完成赵家和教授捐赠资产变更为基金会资产的财产变更手续,对原资金投资活动的个人投资行为变更为基金会组织投资行为。四是审议和通过继续对前期五所学校的捐资助学活动,并对2012年基金会募集目标、计划和募集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简要说明。
在基金会章程的起草阶段,赵家和教授讲:“我们这一点钱,做不了多少事,要坚持雪中送炭,把钱用在最需要最值得的地方,热闹的地方我们就不去了”。赵家和教授亲自把“雪中送炭”作为兴华助学的宗旨写在《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章程》中。在资助地点和资助对象的选择上,制定了“在贫困地区选优秀中学,在困难家庭选上进学生”。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基金会召开党支部会议和理事会,把革命老区的庆阳地区和六盘山麓的平凉地区作为今后兴华助学开展助学活动(只讲助学)的重点地区。最终确定了10所学校作为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成立后定点资助的学校,经过考察,当年就和十所中学签订了《兴华捐资助学协议书》和《实施细则》。
基金会在成立之初,理事们认真研究制定了今后开展兴华助学活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学校要相应成立以校长牵头的兴华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贫困生资助办法,对资助条件、程序和遴选认定、发放制定了具体的规定。
赵家和教授看到兴华基金会组建后开始正常运作,考虑到陈章武教授已经65岁了,为了不给陈章武教授增加更多负担,给基金会带来太大的压力,对陈章武教授说:“你年龄也大了,把我委托给你的这些钱用完就完了,不要有任何压力和负担”。陈章武教授明白,赵老师的一片赤子丹心,怎么能够辜负呢?陈章武教授暗下决心,心中已经为兴华助学工作今后能够持久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陈章武教授代表管理团队向赵家和教授当面做了三个层次的承诺:“第一层是保证做到,将赵老师委托的每一分爱心捐款,都用到寒门学子身上; 第二层是努力做到,在保障基金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保住本金;第三层是争取做到,在基金会有所发展的前提下,本金也能有所增长”。赵家和教授也很放心,说:“我求仁得仁,了无遗憾!”
2012年7月22日下午5点35分,赵家和教授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晚,遗体就送到协和医院作医学研究。赵家和教授去世后,2012年8月21日上午9时,在清华大学甘肃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兰州华宇宾馆为赵家和教授召开了追思会。在追思会期间,我见到赵家和的儿子赵强先生,之前我已经了解到赵家和教授在文革时期遭受到迫害,他的儿子当时生病留下了后遗症。我看到赵强手里拿着一个在当时已经很少见到,几乎被市场淘汰掉的按键手机在接电话(当时大部分人已经用触摸屏的手机了),我问赵强:“你父亲把这么一大笔钱没有留给你,而是捐赠给了甘肃,用于帮助毫不相识的寒门学子上学,你难道没有一点怨言吗?”赵强用很平淡的语气说:“我们全家都赞成支持父亲的决定,我们敬佩他,知道他是对的”。想起赵家和教授在美国讲学时,为了省钱,连一个西瓜都舍不得买,他的孩子们经常吃方便面,吃到难以下咽。赵强在清华大学是计算机机房的一名普通员工,收入也不高。有一次,赵强为基金会捐来了3万元助学金,我收到钱的时候,强忍着没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赵强有时间还和基金会一起走进贫困地区参加助学活动。
我曾经两次在陈章武教授的陪同下来到赵家和教授的家里,拜见慰问吴嘉真老师。吴嘉真老师是那样的安静和慈祥,她还嘱咐我们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我看到了一位中国的金融教育家的家庭,是那样的俭朴,家具陈设都及其简易普通,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后来我还看到了吴嘉真老师床上铺的床单都是用补丁补过的,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餐桌边的一面墙的简陋架上,都是赵家和教授取得的奖章和荣誉,让我明白了赵家和教授平时所说的:“君子自安,虽居陋室,自谙芬芳”。我终于看清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国之栋梁、民族的脊梁,就是赵家和教授这样的人。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你求仁得仁,我一诺千金。
古人
说一诺千金,我的承诺不是千金,而是一生。这句话是对陈章武教授的真实写照。陈章武教授自接过赵家和教授的兴华助学接力棒,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了兴华助学上。万事开头难,为了把兴华助学基金会管理好、运作好,能够实现基金会的良性运作,让兴华助学金惠及更多的寒门学子,让大山里的孩子能够筑梦、圆梦。
基金会开始运行的几年,陈章武教授每年都要到各地开展助学活动,募集资金七~八次(不是仅到助学点,含为筹集爱心款)。为了实现“第一个承诺,将赵老师委托的每一分爱心捐款,都用到寒门学子身上”。陈章武教授首先是自己带头,开展助学活动的正常费用都不在基金会报销;其次是带头捐款,基金会成立九年来,陈章武教授多次把自己辛辛苦苦写作出书的稿费和课时费捐赠给兴华助学基金会。再就是参加兴华助学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部都是义务为基金会服务的志愿者,不在基金会拿一分钱的报酬;清华大学甘肃校友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基金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兰州友信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一直免费为基金会提供办公场所和各类办公用品、免费提供交通工具、会议服务等各类后勤保障,还坚持多年为基金会捐款;基金会副理事长马红富不仅坚持为基金会提供车辆后勤保障,还捐款定点资助了一所学校的100余名寒门学子;基金会的理事刘迅长期定点资助一所学校;基金会理事和法律顾问沈铭、葛敏夫妇长期坚持为基金会捐款……,初期基金会的资源,主要来自内部和校友的捐赠,有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加上基金会所有管理团队的不忘初心和严格自律,使得基金会在开始运作的几年几乎是“零成本运作”,确保了赵家和教授捐赠的每一分钱都发到了寒门学子的手中。
但是,助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经让我们怀疑困惑过。基金会成立之时,赵家和教授捐给基金会实际入帐的资金是1363万元(基金会正式批复成立前,赵家和教授交给陈章武教授的1409万元,在2011年助学中己用去了一部分)。在2015年之前,1000个高中生,每年都要发出200余万元助学金,致使家底越来越少,基金会始终是入不敷出,年底财务报表的资产一直是负增长。基金会管理团队也意识到,长期下去,终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2014年11月15曰,基金会成立三年,召开了捐资助学交流会和理事会,鉴于基金会家底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为了保住赵家和教授的“种子钱”,理事会开会,很不情愿地决定,将已资助的十所学校减少两所,改成八所。
开完理事会,陈章武教授要返回北京,我送他去机场,路上,我看到陈章武教授在默默地流眼泪。是啊,基金会成立三年了,尽管陈章武教授以身作则,带领基金会管理团队拼尽力全力,希望兴华基金会能够健康成长,谁也不愿意看到家底越来越少,规模越做越小。我们知道,陈章武教授对赵家和教授的第二个承诺还没有实现,他是不愿意看到现实与目标的距离越拉越大。
几乎就在这同时,我的发小李励谦先生来到兰州,我向他介绍了赵家和、陈章武教授捐资助学的事,他很感动,决定给"兴华"捐资100万元,并委托基金会为他找一所甘肃贫困地区的中学,他定向资助100名学生,我立即向陈章武理事长汇报了李励谦的想法,经理事会研究,同意了接受李励谦100万元捐赠,维持了资助十所中学的规模。
基金会成立之初收到的捐款,大多数都是来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校友。记得在一次助学的路上,我和陈章武教授聊天,陈章武教授感叹并风趣地说:“天上飘来了好多朵云彩,也不知道哪一朵云彩能够滴下几滴雨水”;我说:“助学金发起来容易,但募集善款实在太难了,我们跑断了退,费时耗力,一点一滴收到的捐款,只需几天就发放光了”。陈章武教授说:“其实能够把募集来的善款用好、用到位也不见得比筹款更容易”。我不解地追问:“难道发钱也不容易吗?”陈章武教授说:“能够把爱心人士捐赠的善款管好用好,能够让这些来之不易的善款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不要辜负了爱心人士的一片仁爱之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基金会在做大做强做好之间,首先是要选择做好,把做好放在第一位”。我听了以后,牢记在心里。后来,国内的个别基金会出了问题,被媒体曝光。这些事件虽然是个别的,但也严重影响了慈善公益组织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形象。我更加佩服了陈章武教授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理解和如何管理好基金会是如此的深刻和有预见性。
如何才能够做好,让基金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呢?信任是慈善事业的基石,阳光和透明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我们认识到,只有自身过硬,积极搭建一个值得爱心人士信任和托付的平台、才能更好推动基金会持续良性的发展。
为了做到阳光和透明,公平、公正、公开,在清华校友胡聪的无偿帮助下,基金会成立了自己的网站,后来又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在官网向全社会发布基金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等重大事项。
为了实现真正的做好,基金会制定了“钱到、人到、心到”和“重在做好”的助学行为准则,并努力践行。陈章武教授说:“钱到是最前面的1,人到是1后面添个0,心到是后面又添一个0,有限的资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理解:“钱到”是物质基础,钱没有筹到,或者筹到的钱没有发放到寒门学子的手里,没有发给该发的人,基金会的一切工作将无从谈起。钱发到位了,只是解决了寒门学子的部分物质需求,受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和眼界开阔也需更多的人,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做工作;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还需要更多的人,用更加深入细致地工作,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帮助孩子们解开一个个困惑的心结。
基金会成立初期,我和陈章武教授去几位学生的家庭走访,发现,一些孩子们家庭的困难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有的孩子因此而背负了自卑的心态,当村里的人们知道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来到家里,孩子们开始引以为豪。后来我们决定,每次助学活动都要组织爱心人士到孩子们的家庭走访。基金会成立九年了,我们先后走访了341户贫困学生家庭,这其中,有的孩子是孤儿、有的孩子是单亲、有的孩子是残疾、有的孩子家长常年生病没有劳动能力、也有家庭孩子多因学致贫的。陈章武教授带我们走进每个孩子的家庭,都和孩子们的家人促膝长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基础,为他们脱贫攻坚树立信心。对困难的孩子,陈章武理事长还安排爱心人士,一对一帮扶,每一位受助学生,每个学期都要给定向资助人写信,很多爱心人士还能够经常给受资助的孩子写信打电话,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陈章武教授带领兴华爱心团队,每个学期到学校发助学金,都要组织和学生座谈,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情况,每一次助学活动都要给学生们讲赵家和教授的故事,还请清华大学在校老师和毕业学生做励志报告,请专家做学术报告、科普讲座,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年,在黄土高原、祁连山麓、大漠荒原、大巴山区、伏牛山寨,爱心团队跋涉的行程超5万公里,先后召开262场学生、老师、家长互动座谈会,参与人数超过20000人次。有一次陈章武教授在青海海东一中给全校作报告,中途遇到下雨,陈章武教授劝说孩子们回到教室,但老师、孩子们都坚持不走,陈章武教授在雨中完成了报告,场景感动了所有的人。2016年我们去镇原二中发放助学金,100名受助学生用手工折叠的100只千纸鹤,制作了一个“心”形的工艺品送给吴嘉真老师,学校还给每个学生录制的一段小视屏,给吴嘉真老师送去兴华学子的问候。我们去环县一中、灵台一中发放助学金,张宗军、周建荣校长带领受助学生集体朗诵汪国真的诗《让我怎样感谢你》,一次次生动的感恩教育,让我们一次次地呼唤赵家和教授的名字。这些年兴华助学“钱到、人到、心到”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我们的内心,陈章武教授率领爱心团队走进大山,走进学校、走进孩子们的家庭、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助学金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产生了倍增的助学效果,但付出的精力也是倍增的。
十多年前,陈章武教授就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安装了心脏支架,每一次助学,自驾行程都在5000公里左右,辗转穿梭于学校之间的山区小路,车轮后的黄土,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春秋两季,每一次助学行程都是提前计划安排好的,一个学校一天时间,日夜兼程,基本都是上午赶路,下午家访,晚上互动座谈,非常紧凑,一出来就是十天半月。为此,陈章武教授每一次出来助学,师母孙秀琴都是提心吊胆,千叮咛万嘱咐!这些年在助学的路上,到底发生了多少险情,我已经无法统计了。多少次在助学途中,遇到下雨或冰雪天气,遇到过冰雹,也遇到过山洪爆发,我们的车辆有时也会陷入泥潭;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翻越六盘山时遇到了暴雪天气,道路落满了厚厚的雪,并开始结冰,再迟一刻钟,助学团队就要被彻底地困在六盘山顶,那天从兰州到庆阳西峰整整化了11小时;穿越祁连山东段,也多次遇到险情;还有一次我们在青海3000多米高的高原走访学生家庭,葛敏教授开的车,在山区爆胎,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无数次在助学的路上,累了,陈章武教授就在车上丢个盹,或者靠在学校办公室的椅子闭目养神。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这样拼尽全力,带领爱心人士组成的助学团队走进大山、走进学校、走进孩子们的家庭、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我与陈章武教授九年的时间里,我总是觉得他的身体内总是掩藏着巨大的激情和能量,总能感受到他内心之中对寒门学子深切的关怀;我明白,这些年,他之所以能够一次不少地,在开学季赶到学校,给孩子们在开学的第一时间送去助学金,走进孩子们中间,与他们互动交流,乐此不彼,他一定是被这些洋溢着稚嫩与朝气的孩子打动了,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候,他闪烁着智慧与七十多年沧桑的双眼也闪烁着泪光。孩子们打动了他,他也一样感染了孩子们。
有一位学生说;“看看我们的爷爷在做什么,这样的清华老教授能不让人尊敬、信任、托付和爱戴吗?”有一次助学,由于飞机延误,陈章武教授在机场等待了将近12个小时,到达已经是半夜3点,我看到陈章武教授这么辛苦,曾经问过他,您感到过累吗?陈章武教授说,我现在年龄大了,这样连轴转,有时候也感觉力不从心,但赵家和教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受助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始终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给予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我想,正是因为有赵家和、陈章武这样的清华人,他们心怀对祖国、对人民最炽热的情感,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却始终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他们能够坚持负重前行的真正动力,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份仁爱的初心、责任和感动。尽管助学之路充满着泥泞和艰辛,但他们不曾停住脚步,始终践行着自我奉献,传播温暖的信念,更加步履坚定地带领大家向前走。
有一位受助学生写道:“看着精神饱满,乐观,阳光的陈爷爷和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叔叔阿姨们,谁能想到你们已经在路上奔波了几天?谁能想到你们刚从车上下来,没有休息片刻,就匆匆赶往学校会场为我们发放助学金、开始座谈会?你们不是不累,你们只是为了不耽搁我们的学习,而让自己像个铁人一样坚强勇敢。
还有一位受助学生写道:“赤子情怀,一个老人,用它来感动着世间,更给予我们最大的一笔财富。每当我遇到困难,萎靡不振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赵爷爷、陈爷爷,仿佛一抬头就是他们期待的眼神。“兴华陪我一路走来,教会我的是坚强与坚持,兴华坚持着只求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的宗旨引来更多的炭火之人加入助梦活动。他们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递给寒门学子的是梦的钥匙,人生的航向。“救助和扶贫带给受助者的未必只是摆脱贫困的境遇,还可能是爱心和善心的接力。
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连辑,只要听到陈章武教授来到甘肃助学,就会抽时间看望陈老师并了解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发展运作情况,他对基金会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2015年10月,国庆节刚结束,我陪陈章武教授见连辑部长,连部长说:“陈章武老师每年5~6次,7~8次,不辞辛苦来甘肃助学,令我感动;赵家和老师的助学事迹是感动中国发生在甘肃的典型案例,别人可以不说,但我作为宣传部长,不组织媒体宣传就是失职”。2015年10月11日,连辑部长在兰州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典型宣传、持久发展等事宜,连辑部长说:“赵家和教授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后来许许多多接班人的传承坚守,充分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为民情怀和勇于担当;兴华基金会长期帮助贫困地区孩子,捐资助学 ,与甘肃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的教育扶贫相贴近,更有温度,意义重大;兴华基金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在启发、引导全社会树立诚信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随即,2015年11月6日开始,甘肃日报连续三天,头版综合报道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捐资助学活动,甘肃电视台“今日聚焦”栏目,连续三天对赵家和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2015年12月16日中共清华大学党委发出《关于开展向赵家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向赵家和同志学习活动,弘扬、继承赵家和同志忠诚教育事业、全心为民的坚定党性和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高尚品德。
2016年7月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雪中炭火赵家和”为标题,连续五天深度报道了赵老师捐资助学成立基金会的感人事迹,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民日报9月10日头版以“ 蜡炬成灰光愈灿”为题,并配快评:只求天下利,不求万世名;新华社9月4日、9日发每日电讯:心灵之火永不熄灭;中国教育报9月8日头版头条:炭火燃尽照后生。国内各大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纷纷转载。清华大学在校内举办优秀共产党员赵家和先进事迹展。2017年3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在黄金时段的朗读者栏目,播出赵家和教授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受赵家和教授捐资助学事迹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主动找到兴华助学基金会,捐款者既有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公司等这样的机构、公司,更有王娅这样的中国好人,还有年近百岁的抗日老前辈,清华大学老学长,和数以万计的普普通通老百姓。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但努力和付出却是一样的。我深深地感受到,兴华助学基金会是有自身的精神与使命的,就如同赵家和教授的一生,为学子、为教育、为国家、为未来,一代代人的传承,为挺起民族脊梁而砥砺前行。兴华基金会的工作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真挚的缩影。
现在看来,赵家和教授捐资助学,开展教育扶贫的做法正好和近年来习主席号召开展的“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恰好契合。兴华助学基金会成立以来,主要是参与精准扶贫的教育扶贫,面向接受高中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贫困家庭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同时注重在脱贫攻坚中精准对接、扶贫资源整合、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等方面发挥一点作用。基金会一边联系寒门学子,一边对接社会爱心力量,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这些年来,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个人,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为平台,有为孩子们送钱送书、有送知识送方法、有送健康、送心里咨询、有组织孩子们到北京、深圳、西安、郑州举办夏令营、冬令营等拓展活动,开拓视野。兴华助学主要公益指标也有了新的突破,受助学生人数累计:中学生5235名、大学生287名,受益覆盖群体不断有所扩大;年度爱心捐赠者超过万人,捐赠金额近1000万元;“钱到、人到、心到”和“重在做好”的行动准则得到有效落实;助学活动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助学公益平台作用更加显著;基金会成立以来累计共向寒门学子发放助学金2615.95万元,2019年12月31日基金会资产:26029556.20元。
现在,陈章武教授对赵家和教授的“三个承诺”已经开始实现。
有一位兴华学子在兴华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声情并茂地演讲:“如果,赵爷爷还在的话,他今年应该八十六岁了,当他看到兴华助学基金会一步步扩大规模,开始有能力资助更多的寒门学子时,他该会有多高兴,有多骄傲!如果,赵爷爷还在的话,他今年应该八十六岁了,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孩子不再为学费而发愁,开始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并全力奔向梦想时,他该会有多高兴,有多骄傲!如果,赵爷爷还在的话,他今年应该八十六岁了,当他看到我们用一颗感恩之心守护这份爱意并把它传递下去的时候,他该会有多高兴,有多骄傲!”
兴华助学,这些年实实在在帮助了一些学生摆脱困境,但这种帮助绝对不是单向的给予,一定是双向受益的。赵家和教授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一定会教育、感动更多的人。也许,多年后,我们发现,我们的爱心之路,未曾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最终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秘书长白瑞刚
二零二零年三月一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屏前展书读 , 丹心照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
一种大爱,为梦想传递(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Powered by
EmpireCMS
7.5
© 2012-2023
xhjj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