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兴华动态

赵老师教我们学会感恩

时间:2014-11-27 16:34:03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李欣瑶
         

甘肃新闻网兰州11月27日电 据甘肃日报报道:进入寒冬时节,在甘肃东部的华池县,李天统正坐在华池一中的教室里,与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

  

华池与北京相距千里,但是在李天统心中,北京却很近。这是一个对他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这里曾生活着一位他尊敬的老师,还有一所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李天统是个孤儿,17年前,车祸夺走了父母的生命,整个家就剩下了爷爷奶奶和他。

  

李天统很懂事,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都很努力地学习,因为他觉得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初中毕业,他考入华池一中,可是高中的学费却变成了爷爷奶奶很大的负担。

  

李天统想过放弃上高中,学一门手艺早点挣钱,可是爷爷奶奶却说:“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

  

在华池一中,李天统由于积极上进、品学兼优被兴华助学基金会确定为资助对象,每学期可以领到1000元资助金。

  

在城市,1000元对于高中生来说也许就是几件衣服、几顿饭,但是对于李天统来说,1000元意味着能够减轻年迈的爷爷奶奶的负担,解决他的生活困难。

  

每年,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都会来学校看望李天统和其他受助同学,在理事长陈章武教授的口中,李天统听到了赵家和这个名字。“我们与赵爷爷素昧平生,可是他不远千里找到了我们,用爱支撑起我们的求学梦。”

  

虽然从未见过赵家和,但是在李天统心中,已经离开人世的赵老师却像自己的爷爷一样亲切。

  

李天统有一个当医生的梦想,他想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去北京,去赵爷爷曾经生活过的城市继续追梦。

  

同是寒冬时节,祖国南端的广州依然温暖。在中山大学的图书馆里,周玉萍正在安静地读书,享受着自己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

  

周玉萍来自甘肃省白银市。她的经历与李天统相似。父母双双离世,她跟着姑姑一家生活。

  

2011年周玉萍考入白银实验中学时,每学期1000多元的学费和住宿费让她犯了愁。当从兴华助学基金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每学期1500元的资助金时,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周玉萍上高中时很省钱,基金会资助的钱除了缴学费、住宿费,还能有一部分节余用来贴补生活费。这个女孩很努力,她每学期都会给基金会写一封信汇报学习成绩,每次,她都骄傲地告诉大家,自己的成绩一直在班里稳居前三名。

  

赵家和教授的名字,她从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口中经常听到,“赵老师自己生活非常节俭,积蓄没有留给子女,而是给了我们这些从未谋面的人。”她心中悄悄地给赵老师画了个像:“他肯定知识渊博又和蔼可亲,肯定充满爱心而且平易近人。”

  

就是在赵家和的资助下,今年,周玉萍考入了中山大学。在开学之初社团纳新时,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学校的爱心助学协会,“虽然我现在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但是我还是想像赵老师那样,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们做些事情”。

 

 在这个协会中,周玉萍负责联系资助者、寻找受资助人,在谈到第一次与受资助的高中生通电话时,她说:“我和他们之间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也坚定了我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决心。”

  

在甘肃,每年都有近千名高中生获得兴华助学基金会的助学支持,而已经离世的赵家和,在孩子们心中像家人一样亲切,像老师一样指引着他们前进。

  

从上了大学的那一刻,周玉萍就暗下决心,等到自己有了经济能力,一定会像赵老师那样,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的学生。

  

这一句话,也是很多受资助孩子的心声,李天统说:“赵老师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感恩。今天我们是被资助者,明天我们会像赵老师那样帮助有需要的人。”(记者 李欣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屏前展书读 , 丹心照汗青
屏前展书读 , 丹心照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
一种大爱,为梦想传递(图文)
一种大爱,为梦想传递(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炭火”生生不息(图文)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